10
2022
-
01
2023年中国种子行业发展状况
所属分类:
【概要描述】中国是世界大种子市场,仅次于美国,每年种子用量约为1200万吨,市场价值190亿美元。七种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籽)的种子用量约为1000万吨,市场价值为135亿美元。我国的主要作物种子商品化率约为70%,其余种子来自农户上一季的自留种。商品种子的市场份额因商品而异,棉花的市场份额为88%,马铃薯种薯的市场份额最低为40%。根据官方报告,中国的水稻和小麦种子实现了自给自足,玉米和大豆种子几乎自给自足。虽然国内蔬菜品种不断完善,但仍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中国蔬菜种子的15%仍然依赖进口。
中国是世界大种子市场,仅次于美国,每年种子用量约为1200万吨,市场价值190亿美元。七种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籽)的种子用量约为1000万吨,市场价值为135亿美元。我国的主要作物种子商品化率约为70%,其余种子来自农户上一季的自留种。商品种子的市场份额因商品而异,棉花的市场份额为88%,马铃薯种薯的市场份额最低为40%。根据官方报告,中国的水稻和小麦种子实现了自给自足,玉米和大豆种子几乎自给自足。虽然国内蔬菜品种不断完善,但仍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中国蔬菜种子的15%仍然依赖进口。
农业农村部《2022年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2022年种子报告》)显示,种子使用呈现出不同的趋势。玉米种子使用量放缓,从2017年的28.65公斤/公顷下降到2021年的26.5公斤/公顷,主要是由于种植技术的日益普及;杂交水稻种子从2017年的16.8公斤/公顷增加到2021年的18.2公斤/公顷,主要是由于机械化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小麦种子产量从2017年的187.4公斤/公顷增加到2021年的214公斤/公顷,主要是由于播种密度增加。
根据农业农村部《2022年种子报告》,截至2021年底,持有营业执照的种子企业7668家。其中,从事玉米种子业务的企业数量为1920家;水稻种子1182;小麦种子1356;大豆种子506;棉籽202;油菜籽519;马铃薯种薯430;花生种子312;瓜子2638。(注:总数超过7668是因为有些公司同时生产多种种子,例如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
2023年3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发布2023年主要农作物种子供需数据(所有农作物种子的销售年度为10月至次年9月)。主要信息如下:
玉米由于玉米种子种植面积扩大,2022/23年度(10月至9月)中国杂交玉米种子产量预计为136万吨,较2021/22年度增加31%。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23年杂交玉米种子面积增加了35%,达到244,000公顷,创过去六年新高。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玉米种子库存较低。受西北、西南主产区天气减产影响,2022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平均产量为5580公斤/公顷,处于近五年中位水平。甘肃省仍然是中国的玉米种子生产省份,2022/23年度约占玉米种子总面积的48%。
2022/23年度中国玉米种子供应总量预计为165万吨,其中结转库存为29万吨。农业农村部估计2022/23年杂交玉米种子用量为115万吨,导致库存增加至500,000吨。价格方面,预计全国玉米平均销售价格为人民币35.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4%。然而,业内人士预计价格将大幅上涨,主要是因为生产成本较上年上涨20%。 水稻由于种植面积扩大,2022/23年度杂交水稻种子产量预计为28万吨,较2021/22年度增加5%。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23年杂交水稻种子面积增加了25%,达到131,000公顷。13.1万公顷中,早稻1.61万公顷,中稻8.4万公顷,晚稻3.1万公顷。由于天气条件恶劣,2022/23年度杂交水稻种子的平均产量为2160公斤/公顷,比上年减少约22%。
2022/23年度杂交水稻种子总供应量估计为33万吨,2022/23年度杂交水稻种子总需求(国内使用和出口)估计为27万吨,由于平均种子较高,比2021/22年度增加15%用途和更大的杂交水稻面积。价格方面,杂交水稻种子全国平均销售价格预计为人民币78.44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4%。
预计2022/23年常规水稻种子产量为118万吨,比2021/22年增加24%。农业农村部预计2021/22年常规水稻种子需求量为602,000吨,由于杂交水稻种植规模扩大,较2021/22年减少5%。价格方面,预计全国常规水稻种子平均销售价格为人民币10.62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4%。 大豆2022/23年度大豆种子产量预计为88万吨,比2021/22年度增加17%。中国大豆种子供应充足,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下一页
下一页
相关内容